陝西成立工作組處理商洛疫苗事件 梁桂為組長|疫苗事件|商洛|梁桂_新浪新聞

今日更新消息 健康險低增速時代延續:半年增速降至4%,保障覆蓋仍不足潛力待挖掘

河北區2025-07-04 16:56:28 7595豌豆街区四川阿坝茂县

  健康險的增速,正在進一步趨緩,近日,銀保監會披露2022年上半年行業保費數據,其中,健康險保費收入5341億元,同比增速為3.99%,與2020年、2021年同期的19.72%、7.9%相比,繼續收縮。保險公司的數據也正反映這一趨勢,上半年,人保健康長險期交保費同比縮減40%,引起投資者關注,對此,中國人保的解釋是,主要受客戶預期消費謹慎,短期內購買健康險及服務的意願下降影響,同時代理人展業難度較大。

今日更新消息 健康險低增速時代延續:半年增速降至4%,保障覆蓋仍不足潛力待挖掘

  而在健康險步調放慢的另一麵,是險種發展水平不足,重疾保障覆蓋有限的市場潛力。從突破方向來看,如行業可從惠民保、帶病體保險以及護理險等多重方向發力,拓展服務人群,進一步將經濟補償轉向解決客戶的健康問題。由此,業內也提出預期,健康險增速放緩將是短期表現,長期仍將回歸相對高速的增長水平。

  健康險保費增速繼續放緩,銷售受阻、產品缺乏創新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我國健康險原保費收入在2015年-2020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8%,遠超壽險13%與意外險13%的增速。然而自2020年開始,健康險保費收入出現明顯的步調放緩。對比半年數據來看,2020年上半年,人身險行業健康險業務實現3976億元保費收入,同比增速為19.72%,2021年同期增速下滑至7.9%,今年上半年則進一步回落至3.99%。

  各上市披露的保費數據也在透露健康險的增長乏力。

  如2019年,新華保險業務結構中,健康險長期險首年保費占長期險首年保費比例為45.8%,但此後開始逐年下滑。2021年,新華保險健康保險長期險首年保費收入為84.05億元,同比縮減18.8%,原由是“受行業健康險業務低迷和公司人力主動清虛影響”。

  又如2020年上半年,人保健康長險期交首年保費尚保持在31.4%的同比增速,2021年同期,人保健康長險期交首年保費即出現了28個百分點的下滑,時隔一年後,2022年上半年,增速再度下滑至-40.1%。

  這也引起投資者的關注,7月26日,有投資者在公眾平台對中國人保做出提問,指出長險期交首年保費出現了40%的收縮。對此,中國人保的回複是,人保健康上半年期繳首年保費同比負增長主要受疫情反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客戶消費預期更加謹慎,短期內購買健康險及服務的意願下降,公司代理人展業難度加大。

  “近年來保險行業處於回落調整階段,健康保險也會受到影響。其次,前期健康險增長過快,自身也有回歸調整的要求”,首都經貿大學保險係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藍鯨保險采訪時指出,從政策層麵來看,近年來一係列健康保險和互聯網保險監管新規出台,也在防止短期內健康險過快增長帶來的風險。

  在新一站保險網副總經理鄒葦看來,此前,百萬醫療險、一批“網紅”重疾險走熱,使消費者眼前一亮,帶動了健康險的發展,尤其在大型城市,人均保單持有率很高。但近兩年看來,市場中並未出現具有創新力的產品,而持有保單的老客戶進入相對飽和的狀態,因此如果缺少對風險缺口有實際保障補充價值的產品出現,健康險也就不會出現較大的增速。

  同樣在產品角度,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向藍鯨保險分析指出,健康險保費增速放緩,主要與占比較高的重疾險相關,受代理人收縮影響,導致銷售受阻,且目前重疾險的件均保費相對較高,給投保形成了高門檻。

  另一方麵,鄒葦提出,伴隨著信息化係統的普及,保險公司的風控措施逐步完善,麵對多數消費者處於亞健康狀態的現狀,難以通過核保環節,出現投保困難的窘境。

  健康保障覆蓋尤有不足,發力惠民保、帶病體保險尋突破

  而在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速收縮的B麵,是巨大的潛力市場。

  政策端,今年,利好健康險長期發展的國家政策密集出台。《關於深化醫療保障製度改革意見》《“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等一係列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商業健康險,豐富健康保險產品供給。

  而在需求端,健康保障不足是我國麵臨的重要問題,以2021年數據來看,我國商業健康保險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為5.33%,但占個人衛生支出比重,則達到了19.23%。同時從近期保險機構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賠付服務報告來看,多家公司提出目前重疾保障嚴重不足的普遍現象。根據數據,治療癌症的平均治療費用為22-50萬元,重大器官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的平均治療費用為22-50萬元,但行業數據是,約8成人群的重疾保額不足20萬元,近6成人群保額不足10萬。

  市場需求與政策鼓勵下,保險機構在健康險領域布局大有可為,可如何突破?

  首先從行業視角來看。發力惠民保是方向之一。“繼續發展惠民保類的普惠型醫療保險,填補健康互助平台退出後留下的市場空間”,李文中建議道。朱俊生也指出,惠民保是基本醫保和商業健康保險的有效銜接,其“高損高賠付”的特點,可以化解災難性醫療支出風險。

  將服務人群從健康體拓展向帶病體,也是行業預測的方向之一。我國健康險市場的現狀是,健康體配置保險的意願不高,而麵臨支付壓力、優質醫療資源、醫療服務供給方信息不對稱背景下的醫療決策壓力的帶病體,有較強的迫切需求,基於此,朱俊生建議,拓展健康險服務對象,彌補帶病人群保障缺口。

  “帶病體保險”的核心,朱俊生指出,不僅是提供概率風險保障,而是高效提供並促進帶病體需要的疾病管理服務和醫藥資源整合、使用,推動資源的合理配置。

  “當前不少保險公司針對產品進行突破,比如麵向非標體人群、亞健康客戶提供保險產品或服務”,鄒葦也由此指出,同時將最新療法、藥品、技術,納入創新醫療險產品中,如CAR-T療法,已逐步增加到百萬醫療險的產品保障中。各險司正在研究如何將提供經濟補償轉向解決客戶的健康問題。

  再如瞄準老齡群體的健康保障拓展。伴隨著國家老齡化加劇的現狀,老齡客戶群體龐大,但針對老年人的健康險產品或者與相關服務結合的產品還相對較少。目前,我國失能險與護理險保費收入占健康險保費比僅約2%。

  “如護理類產品,主要適用於失能人群,但處於這一階段的人群經濟實力相對有限,由此形成供需錯配”,鄒葦提出,目前消費者並未能切實體驗相關的服務,因此產品多數以經濟補償為主,通過護理金的增加,保障未來的護理服務。

  由此,李文中也建議指出,要大力發展長期護理保險,迎接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巨大護理保障需求。在為民眾提供健康風險保障,改善他們對醫療護理服務的可得性的同時,也能夠為政府分憂,更能給保險公司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再從機構視角來看,在對投資人的回答中,中國人保提出,下一步人保健康將以“健康工程”為牽引,不斷優化業務結構,推進業務高質量發展。一是在產品方麵,以公司終身護理險作為長期期繳業務的主力產品,加強營銷策劃,突出護理保障屬性。二是在隊伍方麵,穩定傳統銷售隊伍的同時,加強綜拓團隊建設,提高隊伍產能。三是在客戶方麵,積極挖掘存量客戶的潛在需求,向客戶提供更多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健康保險經過一段時間調整之後或將會恢複較高的增長速度”,李文中總結道,“因為人口老齡化程度在加速,健康保障需求將會持續快速增長,而且這部分保障需求難有其他風險管理工具來替代。當然,如果沒有政策刺激扶持,像前些年那種動輒超過50%、60%,甚至超過70%的增長速度很難再現。”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義氣相投網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義氣相投網   sitemap谷歌留痕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23627@qq.com